

練習有法 - 呼吸
Trevor Wye在他的Practice Book for flute這樣寫:"Firstly, assuming that you have survived to read this sentence, there really can't be much wrong with the way you breathe, though to play a few notes on a pipe as the ancients did is simple;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flute playing, of composers, and therefore of the musical phrase, demand that more detailed attention be paid to the way we breathe." 意指如果你還能看到這段文字,表示你的呼吸其實沒有很大的問題。古時候吹奏管樂的人也只是如此呼吸。但是隨著作曲家對樂曲細節的要求提高,我們對呼吸的細節也更著重。如果你有閱讀我另外


音樂與運動1.1
音樂與運動都講求臨場發揮。但我們當然不能夠聽天由命。我們所能夠依靠的,便是我們平日練習的成果。 對於長笛來說,呼吸當然首當其衝,是我們發聲的來源。情況好比一台車的汽油,如果沒有汽油或電力,即便你擁有的是一台法拉利跑車也是徒然。 愈來愈多長笛家包括Emmanuel Pahud, Davide Formisano, Mary Karen Clardy, Federica Lotti等都不約而同的指出:吹奏長笛跟聲樂相似,甚至乎可以講兩者是用同一原理來運氣。而長笛有別於其他木管樂器,不像單簧管、薩克斯管、巴松管及雙簧管般,聲音由氣驅動簧片發聲(在此不能詳列其他木管樂器的發聲原理)。而我將雙簧管排到最後是因為它跟長笛可說是剛剛好相反,雙簧管的簧片有很大阻力,氣不會用得跟長笛一樣多。由於簧片的震動限制了氣的流量,所以常見雙簧管手要把多餘的氣在完成樂句之放出來。而這在長笛來說是不會發生的。 亦因此呼吸對長笛手來説十分重要,因為我們的樂器只可依靠空氣作為媒介發聲。呼吸就字面當然就有「呼」跟「吸」兩個階段。兩者都同樣重要。在中文呼是在吸之前,在剛開始學習長笛時,